培養


為驗證田間研究并調查AOA和AOB響應銨底物添加的動態變化,用0.16 mM NH4Cl溶液培養在田間研究中觀察到AOA開始占主導地位的40-50厘米層的施用糞肥土壤樣本。為了比較,還引入了來自40-50厘米層的未施用土壤樣本。培養在黑暗條件下厭氧進行5周。每周測量溶液中NH4Cl的濃度。在第一周、第三周和第五周定量沉積物中古菌和細菌amoA基因的拷貝數。


DNA分離


使用MoBio Ultra-Clean土壤DNA分離試劑盒(MoBio,USA)從0.25克土壤中提取DNA,根據制造商說明進行輕微修改:將珠子管放在MoBio Vortex Adapter管架(MoBio目錄號13000-V1)上,以最大速度渦旋5分鐘代替10分鐘。之后,將管子在水浴中70°C加熱另外5分鐘以促進細胞破碎。用50μl無菌MilliQ過濾水洗脫DNA,并儲存在-20°C。


定量PCR


定量PCR使用ABI Prism 7300序列檢測系統(Applied Biosystems,USA)進行,步驟如下:50°C 2分鐘,95°C 30秒,然后進行40個循環:95°C 10秒,AOA為53°C或AOB為55°C 30秒,72°C 1分鐘。25μl反應體積包含12.5μl SYBR Premix Ex Taq(TAKARA,Dalian,China),200 nmol L-1的引物和2μl十倍稀釋的DNA作為模板。每個樣本分析三個重復。


從含有細菌或古菌amoA基因的陽性克隆中分離的質粒DNA用作定量PCR的標準曲線。質粒DNA濃度在Nanodrop ND-1000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計(NanoDrop Technologies,USA)上測定,amoA基因的拷貝數直接從濃度計算。將已知拷貝數的質粒DNA的十倍系列稀釋液進行定量PCR,三次重復,以生成外部標準曲線。使用擴增效率和相關系數約為95%和0.95的結果。通過熔解曲線分析檢查amoA基因的特異性擴增,結果顯示單一峰。


統計分析


使用SPSS 13.0版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,以檢驗古菌和細菌amoA基因拷貝數之間差異的顯著性。為找出影響amoA基因豐度的關鍵環境參數,使用基于Bray-Curtis距離矩陣的相關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(PCA)來提取環境參數的最重要信息。PCA在程序R中使用vegan包進行,PCA提取與AOA和AOB豐度之間的相關性在PAST中進行。在分析之前,對古菌和細菌amoA基因的拷貝數進行log10轉換以使其分布正態化。


結果


土壤性質


測量了每10厘米深度處銨態氮(NH4+-N)、亞硝酸鹽加硝酸鹽氮(NOx--N)、TN、總有機質(TOM)、pH和氧氣(DO)的垂直剖面(圖1)。

在施用糞肥的土壤中,表層(0-10厘米)的NH4+-N為137.1 mg kg-1,并在10-20厘米深度達到峰值178.8 mg kg-1。NOx--N、TN和TOM的最高濃度在表層觀察到,分別為60.8 mg kg-1、3.9 g kg-1和44.5 g kg-1。pH范圍從6.69(0-10厘米)到7.05(90-100厘米)。氧氣在10厘米以下迅速下降到檢測限以下,因此成為好氧氨氧化的限制因素。此外,NH4+-N、NOx--N、TN和TOM的比例表明土壤中有機氮占很大比例。


在未施用土壤中觀察到類似的變化,但每個參數的濃度要低得多。表層土壤(0-10厘米)的NH4+-N低于地下層(10-20厘米),并在10-20厘米深度達到峰值20.1 mg kg-1。NOx--N、TN和TOM的濃度在表層達到峰值,分別為9.1 mg kg-1、0.9 g kg-1和9.8 g kg-1。pH在深層土壤中略有增加,范圍從6.65(0-10厘米)到8.19(90-100厘米)。


長期糞肥施用對amoA基因豐度的影響

古菌amoA基因存在于施用糞肥和未施用土壤巖心的每一層。拷貝數范圍從1.2 x 10^6到1.3 x 10^7 g-1干土重,并且平均而言,上層(0-30厘米)的拷貝數遠高于深層(70-100厘米)(圖2)。施用糞肥土壤中的最高拷貝數在20-30厘米深度層觀察到,為4.8 x 10^7 g-1干土重。然而,它仍然低于未施用土壤相同深度的1.2 x 10^8 g-1干土重。在其他層也觀察到相同趨勢,即未施用土壤中古菌amoA基因的拷貝數略高,但不顯著(p>0.05)。因此,得出結論,糞肥施用對AOA種群沒有顯著的刺激作用。


糞肥施用的刺激作用對AOB種群似乎是明顯的。施用糞肥土壤中細菌amoA基因的拷貝數范圍從8.8 x 10^6到3.2 x 10^8 g-1干土重,顯著高于未施用土壤的范圍(從1.6 x 10^4到6.3 x 10^6 g-1干土重)(p<0.05)。細菌amoA基因在未施用土壤中只能在50厘米以上的層檢測到,但在施用糞肥土壤中在70厘米處更深。此外,在施用糞肥土壤中,圍繞耕作層和犁底層(0-30厘米)的層中的AOB比其古菌對應物更占優勢。由于細菌amoA基因拷貝數的迅速減少,AOA在深層(40-100厘米)更占優勢。相比之下,在沒有糞肥施用的土壤樣本的所有深度中,氨氧化微生物以AOA為主。


糞肥施用對土壤硝化的影響也通過PNRs的變化反映出來。在施用糞肥土壤中檢測到的PNRs(14-218 nmol L-1 N g-1 h-1)顯著高于(p<0.05)未施用土壤的PNRs(5-72 nmol L-1 N g-1 h-1),最高值出現在表層(0-10厘米)。PNRs迅速下降直到犁底層(20-30厘米),并在施用糞肥和未施用土壤巖心的深層(60-100厘米)分別維持在14-23和5-14 nmol L-1 N g-1 h-1之間,變化較小。此外,注意到PNRs的變化與細菌amoA基因拷貝數的變化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