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論:

敗血癥的發病機制涉及自噬和ERS機制,但自噬和ERS在敗血癥發病機制中的關系是什么?此外,這種關系是否是氫氣治療的新型靶向機制也有待進一步探討。目前的研究表明:(1)膿毒癥誘導ERS,TM和4-PBA分別增加和減少了ERS的活性;(2)ERS的增加損害了自噬活性,但相反,自噬減弱了膿毒癥小鼠肺、肝和腎組織中的ERS活性;(3)ERS的缺失減輕了膿毒癥小鼠肺、肝和腎的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;(4)氫氣減輕了膿毒癥小鼠的ERS,增強了自噬活性;以及(5)氫氣通過自噬途徑減輕了ERS,緩解了炎癥,保護了器官功能障礙,并通過自噬激活和ERS途徑失活提高了存活率。

最近,人們對研究ERS在敗血癥發病機制中的調控機制越來越感興趣。ERS是ER中復雜的細胞內反應,可由某些生理病理條件觸發,包括缺血再灌注損傷、炎癥等。對此,已證實ER應激是通過位于ER膜上的三個專門的應激傳感器激活的,包括雙鏈RNA依賴性PERK(與eIF2α、ATF4和CHOP反應)、ATF6(促進產生增強ER功能的蛋白質)和IRE1(在XBP1的協同作用下發揮作用),從而介導ER應激信號通路。敗血癥是ERS激活和未折疊蛋白反應(UPR)的罪魁禍首。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這樣一種觀點,即膿毒癥引起的細胞內失衡破壞了ER的平衡并導致ERS,而后者刺激了協調的UPR信號傳導并有助于恢復ER的生理功能。Zhang等人的研究報告指出,膿毒癥誘導心臟組織中ER應激相關蛋白GRP94、CHOP和caspase-1的表達增加。此外,膿毒癥誘導的ALI可激活ERS,而抑制ERS可改善膿毒癥患者的肺功能和肺損傷。此外,HO-1激活可以通過加速PERK/eIF2-α/ATF4/CHOP通路活性來抑制內質網應激。

與其他觀察結果一致,本研究數據顯示,中電誘導的敗血癥可引起肺組織中ERS相關標志物p-PERK、p-eIF2α和IRE1α的上調,且呈時間依賴性;4-PBA可抑制敗血癥小鼠肺中p-PERK、p-eIF2α、IRE1α、XBP-1、CHOP和ATF6蛋白表達的增加;而TM可加速這些指標的表達。此外,4-PBA還能明顯減輕敗血癥引起的肺、肝、腎組織損傷和器官功能障礙,提高敗血癥小鼠的存活率。與之前的結果一樣,我們的數據支持了膿毒癥可誘導ER活化并導致ERS的觀點,當4-PBA抑制膿毒癥中的ERS時,TM進一步激活了ERS。耐人尋味的是,氫氣處理具有與4-PBA相同的效果,即氫氣通過降低膿毒癥中p-PERK、p-eIF2α、IRE1α和XBP1的表達來緩解ERS的活性。然而,TM在一定程度上逆轉了氫氣對ERS活性、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以及死亡率的抑制作用,這表明氫氣抑制了敗血癥誘導的ERS。

炎癥是敗血癥的主要病理生理過程之一,與敗血癥誘發的ERS密切相關。在膿毒癥中,NF-κb的p65亞基增強了促炎細胞因子的轉錄,包括TNF-α、IL-1β、IL-6等。ERS與NF-κb的p65亞基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來自這樣一種理論,即NF-κb的p65亞基的激活可能主要由IRE1介導,IRE1可與IκB激酶(IKK)結合,并通過IκB的磷酸化進一步間接激活NF-κB,或者IRE1α依賴性調節基礎IKK活性是PERK有效激活NF-κb的p65亞基的必要條件。其他研究報道,敗血癥、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支氣管哮喘會激活NF-κb的p65亞基和ERS,而4-PBA對ERS的抑制可緩解NF-κb的p65亞基的激活和細胞因子的過度釋放。在本研究中,我們證實了敗血癥刺激NF-κbp65亞基磷酸化和促炎細胞因子TNF-α、IL-1β、IL-6和HMGB1過度釋放的觀點。之前的研究報告稱,氫氣不僅能緩解敗血癥中NF-κB的活化和炎癥反應,還能通過抑制ERS的活化和活性對炎癥和缺血再灌注損傷起到保護作用。與之前的研究結果一致,我們的研究中氫處理通過減少NF-κbp65亞基的磷酸化和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來抑制炎癥反應。ERS的誘導劑TM逆轉了氫氣對敗血癥的抗炎作用。這些結果表明,氫氣能夠通過抑制膿毒癥中的ERS通路來抗炎。

自噬是維持細胞和組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過程。自噬的適度上調主要作為一種適應性反應,以保護生物體免受各種刺激。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,CLP引起的敗血癥增加了LC3、Beclin1、PINK1和Parkin的表達,這表明自噬越來越多地呈現出對敗血癥的適應性反應。新的研究表明,ERS激活與自噬過程相互作用。例如,有報道稱,在多種疾病中,eIF2α的激活是自噬激活錯誤折疊蛋白積累的必要條件。此外,eIF2α下游因子ATF4和DDIT3介導自噬激活及其靶基因轉錄對氨基酸饑餓或ER應激的響應。ERS通路的另一個關鍵蛋白ERN1/XBP1負向調節癌細胞中ER應激介導的自噬反饋回路。Yoshida等人報告稱,小鼠缺乏XBP-1可能與神經元損傷時自噬增強有關。此外,ER應激抑制劑(4-苯基丁酸鹽)或PERK敲除(ER應激的一個臂)可抑制脂多糖(LPS)激活的自噬,并加劇心肌細胞的細胞死亡。這些數據表明,ERS通過介導其關鍵通路蛋白來調節自噬狀態。相反,抑制自噬相關基因7(ATG7)會導致自噬功能受損,使肝細胞易受ERS影響并引發ERS,而ATG7的過表達可恢復或改善ER應激,從而維持骨穩態。自噬通量不足可刺激ERS激活并加重ERS誘導的細胞損傷。然而,自噬誘導劑Rap可減輕ER應激和炎癥反應,增加自噬可降低ER應激,改善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的肝臟脂肪變性。我們目前的發現是,TM(ERS的誘導劑)處理可抑制CLP誘導的小鼠的自噬激活,這與之前的結果一致,而4-PBA(ERS的抑制劑)對自噬的影響則相反。通過服用Rap增加自噬可減輕ERS,但通過3-MA抑制自噬會加重敗血癥中的ERS。雖然自噬和ER應激可通過它們之間的交叉對話進行調控,但在膿毒癥中氫與交叉對話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。在本研究中,我們重點研究了氫氣處理后自噬和ERS之間的交叉對話,以探究上述結論。我們發現:首先,3-MA抑制自噬或TM增加ERS分別逆轉了氫氣對抑制ERS和誘導自噬的影響。其次,3-MA或TM部分逆轉了氫氣對抑制炎癥和保護器官功能障礙及存活率的影響。這些研究結果表明,膿毒癥患者的自噬和ERS之間存在相互作用,氫氣通過交叉途徑對炎癥、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具有保護作用。

總之,我們重點研究了自噬和ERS對敗血癥的影響,以及氫與自噬和ERS的關聯。當自噬在敗血癥中發揮更大作用時,ERS負向調節敗血癥中的炎癥、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。我們還發現了自噬和ERS在敗血癥中的交叉作用。此外,這種交叉對話在氫處理敗血癥中起著關鍵作用。這一結論支持了一種新的觀點,可用于理解氫氣對敗血癥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