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Iron overload alters the energy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: results from the multicenter FISM BIOFER study
鐵過載改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能量代謝:多中心 FISM BIOFER 研究結果
來源:Scientific Reports | (2020) 10:9156
1. 論文摘要核心內(nèi)容
本研究通過分析單核細胞(MNCs)的能量代謝,揭示了鐵過載在MDS病理中的作用:
關鍵發(fā)現(xiàn):MDS患者的MNCs存在能量危機(ATP/AMP比值顯著降低),源于線粒體氧化磷酸化(OxPhos)效率下降(P/O比值降低)和乳酸發(fā)酵增強(圖1-3)。



鐵過載效應:鐵積累導致脂質(zhì)過氧化(MDA升高,圖4)和氧化應激,進一步損傷線粒體功能。

干預效果:體外鐵螯合劑(地拉羅司DFX/去鐵胺DFO)處理可部分恢復MDS細胞的能量平衡(提升ATP/AMP比,圖5A),降低氧化應激(圖5E),并改善OxPhos效率(圖5B-C)。

核心結論:鐵過載是MDS能量代謝紊亂的關鍵驅(qū)動因素,鐵螯合劑可能通過減輕氧化損傷恢復代謝功能。
2. 研究目的
1.明確MDS患者MNCs的能量代謝特征(ATP合成、氧消耗、糖酵解)。
2.探究鐵過載對線粒體功能(OxPhos效率)和氧化應激的影響。
3.評估鐵螯合劑對MDS細胞代謝異常的修復作用。
3. 研究思路
1.樣本分組:
MDS組:38例伴鐵過載患者(表1)。

對照組:79例健康人,分年輕(8-20歲)、成人(21-60歲)、老年(61-86歲)三組。
2.代謝參數(shù)檢測:
能量狀態(tài):ATP/AMP比值(圖1)。
線粒體功能:氧消耗量、ATP合成量、P/O比值(OxPhos效率)(圖2)。
糖酵解:乳酸脫氫酶(LDH)活性(圖3)。
氧化應激:丙二醛(MDA)水平(脂質(zhì)過氧化標志)(圖4)。
3.干預實驗:
MNCs體外經(jīng)DFX/DFO處理24小時,重復上述檢測(圖5)。
4.數(shù)據(jù)分析:
對比MDS與各年齡對照組差異,評估鐵螯合劑效果(ANOVA統(tǒng)計)。
4. 關鍵數(shù)據(jù)及研究意義
(1) 能量危機(圖1)
數(shù)據(jù):ATP/AMP比值在老年對照組(1.3±0.1)顯著低于年輕組(3.3±0.2),而MDS患者進一步降至0.2±0.03。
意義:證實MDS存在嚴重能量短缺,且與年齡相關的代謝衰退疊加。
(2) 線粒體功能障礙(圖2)
數(shù)據(jù):
氧消耗:MDS細胞對丙酮酸/蘋果酸(P/M)的氧耗(15.3±0.7 nmol/min/mg)高于年輕對照組(10.3±0.7),但ATP合成反而更低(16.6±1.8 vs 28.5±2.7 nmol/min/mg)。
P/O比值:MDS的P/M途徑P/O比(1.04±0.06)顯著低于年輕組(2.6±0.1),提示OxPhos解偶聯(lián)。
意義:揭示MDS線粒體“無效呼吸”——耗氧增加但ATP產(chǎn)出減少,效率低下。
(3) 糖酵解代償增強(圖3)
數(shù)據(jù):MDS的LDH活性(337±9.6 mU/mg)顯著高于年輕對照組(188.5±8.7),甚至高于老年組(281.7±13.4)。
意義:細胞通過增強乳酸發(fā)酵補償能量缺口,符合“Warburg效應”。
(4) 鐵過載驅(qū)動氧化損傷(圖4)
數(shù)據(jù):MDS的MDA水平(13.9±1 μM/mg)遠高于老年對照組(9.3±0.6),且與血清鐵蛋白正相關(r=0.8)。
意義:鐵通過Fenton反應促ROS生成,導致脂質(zhì)過氧化,直接損傷線粒體。
(5) 鐵螯合劑修復作用(圖5)
數(shù)據(jù):
ATP/AMP比:DFX使MDS組從0.12±0.01升至0.33±0.02(p<0.0001)。
P/O比值:DFX處理提升MDS的P/M途徑P/O比(1.04→1.74)。
氧化應激:DFX降低MDS的MDA(12.3→8.7 μM/mg)。
意義:鐵螯合劑通過移除過量鐵,減輕氧化損傷并部分恢復線粒體功能。
5. 結論
1.MDS能量代謝特征:ATP合成不足、OxPhos效率低下、糖酵解代償增強、氧化應激加劇。
2.鐵過載的核心作用:鐵積累通過促ROS生成,導致脂質(zhì)過氧化和線粒體損傷,放大能量危機。
3.治療啟示:鐵螯合劑可部分逆轉(zhuǎn)代謝缺陷,支持其臨床用于改善MDS患者生存質(zhì)量。
6. 丹麥Unisense電極的科學價值
(1) 技術應用場景
動態(tài)氧耗監(jiān)測:
使用Unisense微呼吸系統(tǒng)(方法2.1.2)實時測量MNCs的氧消耗(圖2A),靈敏度達nmol O?/min/mg級。
功能機制解析:
同步檢測底物(如P/M、琥珀酸)刺激下的呼吸速率,結合ATP合成量計算P/O比值(OxPhos效率金標準)。
(2) 核心研究意義
揭示“無效呼吸”機制:
Unisense數(shù)據(jù)明確顯示MDS細胞氧耗增加但ATP合成減少(圖2A-B),直接證明線粒體解偶聯(lián),為鐵過載的毒性效應提供關鍵證據(jù)。
量化治療響應:
鐵螯合劑處理后氧消耗下降而ATP合成上升(圖5B-C),證實代謝功能改善,為治療機制提供實證。
高靈敏度優(yōu)勢:
可檢測老年對照組(61-86歲)的細微代謝衰退(氧耗↑18.9 vs 年輕組10.3),凸顯衰老與MDS的疊加效應。
(3) 技術不可替代性
實時動態(tài)性:傳統(tǒng)終點法無法捕捉呼吸動態(tài)變化,Unisense的毫秒級響應揭示代謝瞬態(tài)特征。
樣本友好性:僅需10?細胞(方法節(jié)),適用于臨床稀缺樣本(如MDS患者血樣)。
跨尺度關聯(lián):氧耗數(shù)據(jù)與ATP合成、脂質(zhì)過氧化(MDA)形成多維度證據(jù)鏈,全面解析鐵過載病理機制。
總結
本研究通過Unisense電極的高精度氧監(jiān)測,結合代謝組學分析,首次闡明:
1.鐵過載是MDS能量代謝紊亂的核心驅(qū)動力:通過促ROS生成損傷線粒體,導致OxPhos效率下降。
2.鐵螯合劑的修復機制:移除游離鐵減輕氧化應激,部分恢復線粒體功能。
3.Unisense電極的核心貢獻:
動態(tài)量化“無效呼吸”現(xiàn)象,為鐵毒性提供直接證據(jù);
精準評估治療響應,推動鐵螯合劑臨床轉(zhuǎn)化;
高靈敏度揭示衰老與MDS的代謝交互作用,拓展疾病機制認知。
該研究為MDS的代謝靶向治療提供了新視角,Unisense技術在此過程中發(fā)揮了不可替代的機制解碼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