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Fabricating architected zinc electrodes with unprecedented volumetric capacity in rechargeable alkaline cells
構建具有空前體積容量的結構鋅電極用于可充電堿性電池
來源:Energy Storage Materials, Volume 27, 2020, Pages 370-376
《能源存儲材料》,第27卷,2020年,頁碼370-376
摘要內容:
摘要報道了一種通過改進鋅海綿電極(Zn-sponge)制備工藝實現體積容量(928 mAh cm?3)和機械強度(1 MPa)突破的新方法。該電極采用雙類型羧甲基纖維素(CMC)乳液配方、網狀模具熱成型技術及優化熱處理工藝(圖1),在避免傳統添加劑降低容量的前提下,使Zn2.8高密度電極(2.83 g cm?3)在鎳鋅電池中循環115次后仍保持100%庫侖效率。自放電率僅0.8%/年,可擴展至10×10 cm實用尺寸。

研究目的:
1. 解決傳統鋅海綿電極體積容量低(<450 mAh cm?3)、機械強度差(易碎裂)的缺陷
2. 避免通過添加惰性材料增強電極導致的容量損失
3. 實現大尺寸鋅電極的可擴展制造(>100 cm2)
研究思路:
1. 結構優化:基于金屬泡沫強度-密度關系,通過提高鋅海綿密度(2.83 g cm?3)增強機械性能
2. 制備工藝創新:
? 乳液配方:混合水溶/非水溶CMC(圖1a-b),實現高鋅負載(50 g Zn/5 mL乳液)
? 熱處理:優化溫控曲線(圖S1)生成超薄ZnO殼層(0.5-1 μm,圖2),避免電化學還原步驟


? 模具設計:采用網狀模具+凹槽氧化鋁支架(圖1d),消除熱梯度導致的開裂
3. 性能驗證:對比Zn2.1(2.11 g cm?3)與Zn2.8電極,系統測試機械強度、電化學性能和可擴展性
測量數據、來源及研究意義:
1. 體積容量(圖3b)

? 數據:Ag-Zn電池中Zn2.8放電容量達1712±144 mAh cm?3(較Zn2.1提高250%)
? 來源:圖3b(電壓-容量曲線)、圖S4(多組數據)

? 意義:證實高密度設計顯著提升單位體積活性物質利用率
2. 機械強度(圖3c, 圖S7-S8)


? 數據:Zn2.8拉伸強度1.06±0.24 MPa(較Zn2.1提高293%),壓縮強度5.86±0.79 MPa
? 來源:圖3c(應力-應變曲線)、圖S7(拉伸)、圖S8(壓縮)
? 意義:滿足大尺寸電極抗彎需求(10×10×0.2 cm,圖3d公式2計算)
3. 循環性能(圖4b)

? 數據:Ni-Zn電池中928 mAh cm?3體積容量循環115次,庫侖效率~100%
? 來源:圖4b(容量-循環數曲線)
? 意義:刷新鋅電極體積容量紀錄(較文獻最高值提升102%,表S1)

4. 自放電率(圖S9)

? 數據:0.8±0.4%年?1(商用堿性電池為3%年?1)
? 來源:圖S9(氫氣析出速率-時間曲線)
? 意義:驗證電極長期儲存穩定性
5. 物相組成(圖S6)

? 數據:Zn2.8含72 wt% Zn(Zn2.1僅50 wt%),殘余為ZnO
? 來源:圖S6(XRD圖譜)
? 意義:解釋高容量源于低表面積/體積比減少Zn氧化損失
結論:
1. 容量突破:Zn2.8電極體積容量(928 mAh cm?3)為文獻最高值的202%,且保持100%庫侖效率
2. 強度提升:1 MPa拉伸強度支持10 cm級大尺寸電極制造(公式2計算)
3. 工藝創新:雙CMC乳液+網狀模具實現高密度(2.83 g cm?3)無裂紋電極
4. 失效機制:循環衰減源于鎳正極性能不足(圖4b更換實驗證實)
5. 應用潛力:該設計適用于電網儲能、電動車等大尺寸電池系統
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數據的詳細研究意義
在腐蝕測試中(圖S9),采用Unisense H?微傳感器(型號H?-NP)精準量化鋅電極自放電速率:
1. 高靈敏度檢測:實時監測Zn?.?在6 M KOH/1 M LiOH電解液中的氫氣析出(15±6 nmol H? h?1 gZn?1),分辨率達納摩爾級
2. 原位定量關聯:通過H?析出速率(1 mol H? ≡ 1 mol Zn腐蝕)直接計算自放電率(0.8%年?1),避免間接電化學測試誤差
3. 長期穩定性驗證:數據證實鋅海綿電極腐蝕速率僅為商用電池的1/4,歸因于低比表面積(2.83 g cm?3密度 vs 粉末電極)
4. 技術優勢:相比傳統重量法/電化學方法,該傳感器在密閉電池內直接測量,避免取樣干擾,更貼近實際工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