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fficient Solar-to-Hydrogen Conversion Efficiency at pH 7 Based on a PV-EC Cell with an Oligomeric Molecular Anode  

基于寡聚分子陽極的PV-EC電池在pH 7條件下實現高效太陽能-氫能轉化  

來源: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,2020, 12, 50, 55856–55864

美國化學會《應用材料與界面》期刊,2020年第12卷第50期,頁碼55856–55864

 

 

摘要內容:  

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寡聚釕分子催化劑(RuPol)的新型光伏-電解(PV-EC)系統,首次在中性pH(pH 7)條件下實現21.2%的太陽能-氫能(STH)轉化效率。該系統通過將寡聚分子陽極(Ru(O)Pol@CNTs@FTO)與高效光伏電池(鈣鈦礦或InGaP/GaAs/Ge三結電池)耦合,利用分子催化劑的明確活性位點實現低過電位(350 mV)水氧化,催化劑負載量極低(<16 nmol/cm2)。氣體檢測證實法拉第效率接近100%,系統連續運行15小時無衰減。  

 

研究目的:  

1. 開發可在中性pH條件下高效工作的分子陽極,替代傳統金屬氧化物催化劑(需強酸/強堿環境)  

2. 構建高性能PV-EC系統,實現溫和條件下(pH 7, 1 sun)的太陽能-氫能高效轉化  

3. 驗證分子催化劑在電解裝置中的長期穩定性  

 

研究思路:  

1. 分子陽極制備:合成寡聚釕催化劑RuPol,通過滴涂法負載于碳納米管修飾的FTO/玻碳基底  

2. 電化學表征:通過循環伏安(圖2)、計時電位驗證中性pH下水氧化活性  

 

3. 光伏組件集成:  

   ? 實驗室鈣鈦礦電池串聯(圖3):Voc>2 V,PCE~18%  

 

   ? 商用InGaP/GaAs/Ge三結電池(圖5a):Voc=2.37 V  

 

4. PV-EC系統構建:  

   ? 分子陽極(OER)+鉑陰極(HER)組成電解池(圖1)  

 

   ? 光伏與電解池J-V曲線匹配優化(圖4a, 5a)  

 

5. 性能驗證:  

   ? 實時電流監測(圖4b, 5b)  

 

   ? Unisense電極同步檢測O?/H?產率  

 

測量數據、來源及研究意義:  

1. 電化學數據(圖2)  

   ? 數據:Ru(O)Pol@CNTs@FTO在pH 7的催化起始電位(Ecat,onset≈1.15 V vs. NHE)  

 

   ? 來源:圖2(CV曲線)  

 

   ? 意義:分子催化劑過電位比RuO?低100 mV,實現1.27 V@1 mA/cm2的高電流密度  

 

2. 光伏特性(圖3)  

   ? 數據:串聯鈣鈦礦電池Voc>2 V,最大功率點1.75-1.85 V  

 

   ? 來源:圖3b(J-V曲線)  

 

   ? 意義:為中性pH電解提供充足驅動電壓  

 

3. 實時運行數據(圖4b, 5b)  

   ? 數據:鈣鈦礦-PV-EC系統3 mA/cm2穩定電流(4小時);三結電池系統6 mA/cm2(15小時)  

 

   ? 來源:圖4b(電流-時間曲線)  

 

   ? 意義:驗證系統在中性條件下的長期穩定性  

 

4. 氣體產率數據  

   ? 數據:Unisense電極檢測O?/H?法拉第效率≈100%  

 

   ? 意義:證實分子催化劑本征活性與無副反應  

 

5. 催化劑穩定性驗證(圖5d)  

   ? 數據:15小時運行后CV曲線保持特征氧化峰(RuIII-OH/RuIV=O)  

 

   ? 來源:圖5d(運行前后CV對比)  

 

   ? 意義:分子結構在高壓下保持完整  

 

結論:  

1. 分子陽極突破:Ru(O)Pol@CNTs@FTO實現中性pH下最低過電位(350 mV)和超低催化劑負載(<16 nmol/cm2)  

2. STH效率記錄:InGaP/GaAs/Ge三結電池耦合系統達21.2% STH(pH 7, 1 sun),為當前非聚光系統最高值  

3. 普適性驗證:兼容FTO/玻碳基底,適配不同光伏組件(鈣鈦礦系統STH=13.2%)  

4. 穩定性機制:寡聚結構通過Ru中心明確活性位點維持長期穩定(>15小時)  

 

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數據的詳細研究意義

 

1. 原位同步監測  

   ? 采用O?敏感型OX-NP15127和H?敏感型H2-NP706731電極,在密閉電解池中實時同步檢測氣體產率  

 

   ? 技術優勢:避免氣相色譜的取樣誤差,實現時間分辨的產氣速率分析  

 

   ? 研究意義:直接驗證100%法拉第效率,排除催化劑分解或副反應產氣干擾,為分子催化劑穩定性提供關鍵證據  

 

2. 低濃度氣體定量  

   ? 在低光強(0.28-0.36 sun)條件下精準檢測微量氣體(電流密度3-6 mA/cm2對應產氣量≈3.5-7 mL/h),證明傳感器高靈敏度  

 

   ? 研究意義:解決中性pH系統低電流密度下的氣體定量難題,確認系統能量轉化效率計算準確性  

 

3. 穩定性關聯分析  

   ? 氣體產率曲線與電流曲線(圖5b)高度吻合,無衰減波動  

 

   ? 研究意義:佐證分子催化劑在中性電解液中無失活現象,顛覆傳統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在pH 7不穩定的認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