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Study of immobilization methods for sulfate-reducing sludge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H2S production evaluation
通過H?S產量評估的硫酸鹽還原污泥固定化方法研究
來源:Corresponding author: rebeca.ignacia.castro@upc.edu
通訊作者: rebeca.ignacia.castro@upc.edu
摘要內容:
研究評估了瓊脂、PVA(聚乙烯醇)和海藻酸鹽三種載體對硫酸鹽還原污泥的固定化效果,旨在建立適用于安培微傳感器快速檢測H?S的固定化方法。通過動力學實驗(72小時)和長期運行(30天)分析硫酸鹽消耗速率、COD去除率及機械穩定性,篩選最優載體,并在H?S監測平臺中驗證其適用性。
研究目的:
優化硫酸鹽還原污泥固定化方法,實現高效H?S產率表征,解決生物洗滌工藝中SO?還原階段缺乏原位監測技術的瓶頸問題。
研究思路:
1. 固定化方法設計:制備瓊脂、PVA、海藻酸鹽載體混合污泥(表1),評估載體與污泥的兼容性。

2. 動力學實驗:在厭氧瓶中測試固定化污泥的硫酸鹽還原速率(圖1,表2)和COD去除效率。

3. 長期穩定性驗證:在平板生物反應器(FPB)中運行30天,監測硫酸鹽和COD去除率(圖2),評估載體機械強度。

4. H?S監測平臺應用:采用Unisense安培H?S微傳感器檢測PVA固定化污泥的H?S產量(圖11),驗證方法的監測可行性。

測量數據及研究意義:
1. 硫酸鹽消耗速率(表2):
? PVA和瓊脂的速率最高(5.02 mg/L·h),較對照組(2.84 mg/L·h)提升77%,證明固定化可顯著增強生物活性。
2. COD去除與長期穩定性(圖2):
? PVA固定化污泥在30天內維持98%硫酸鹽去除率,且無載體降解,說明其機械穩定性優于瓊脂(60%)和海藻酸鹽(96小時解體)。
3. H?S微傳感器響應(圖11):
? 微傳感器成功檢測0–300 μM范圍的H?S濃度,但高硫酸鹽濃度下信號非線性,揭示需優化底物濃度以匹配傳感器線性范圍。
丹麥Unisense電極數據的詳細研究意義:
使用Unisense安培H?S微傳感器首次實現固定化污泥的H?S原位監測(圖11)。其意義在于:
1. 空間分辨率優勢:微傳感器尖端(推測直徑≤50μm)可穿透固定化基質直接測量生物膜界面H?S,克服傳統方法取樣破壞生物膜的局限。
2. 過程動態解析:72小時連續監測顯示H?S產量隨硫酸鹽濃度增加而上升,但因超出傳感器線性范圍(0–300 μM)導致非線性響應,提示未來需調整底物梯度以匹配檢測限。
3. 技術驗證價值:成功在PVA固定化體系中獲取H?S濃度信號,證實該方法適用于生物洗滌工藝的硫轉化過程原位表征。
結論:
1. 載體性能排序:PVA > 瓊脂 > 海藻酸鹽。PVA兼具高機械強度(無氮氣鼓泡降解)和生物活性(硫酸鹽還原速率5.02 mg/L·h),海藻酸鹽因磷酸鹽-鈣離子相互作用導致結構崩解。
2. 監測可行性:PVA固定化污泥與Unisense微傳感器兼容,可實現H?S原位檢測,為SONOVA工藝優化提供實時數據支持。
3. 應用限制:需控制硫酸鹽濃度在微傳感器線性范圍內(≤300 μM)以保證H?S信號準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