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High photosynthetic plasticity may reinforce invasiveness of upside-down zooxanthellate jellyfish in Mediterranean coastal waters
高光合可塑性可能增強蟲黃藻倒立水母在地中海沿岸水域的入侵性
來源:PLoS ONE 16(3): e0248814; 2021
《PLoS綜合》第16卷第3期,文章編號e0248814;2021年
摘要內容:
研究探討了倒立水母(Cassiopea sp.)的光合可塑性對其在地中海擴散潛力的影響。通過實驗室模擬水母從低光(200 μmol photons m?2 s?1,模擬港口富營養環境)向高光(500 μmol photons m?2 s?1,模擬開放水域中/寡營養環境)的快速轉換,發現水母在兩種光強下均保持高光合效率。低光組水母的葉綠素a和c含量(0.76±0.51 mg g?1 AFDW)顯著高于高光組(0.46±0.13 mg g?1 AFDW),但共生藻密度無差異(圖1)。光合-呼吸比(P:R)>1,表明自養代謝貢獻顯著。氧通量測量和快速光曲線顯示光合參數(Pmax, α, Ek)無組間差異(圖3-4),證明其光合系統對光強劇變具有高度適應性。這種光合可塑性結合廣溫耐受性和混養策略,暗示該水母在地中海變暖背景下可能成為成功入侵者。



研究目的:
評估蟲黃藻倒立水母(Cassiopea sp.)在模擬地中海港口至開放水域光環境轉換中的光合響應,以預測其通過次級擴散入侵新棲息地的潛力。
研究思路:
1. 實驗設計:將預適應低光(200 μmol photons m?2 s?1)的水母暴露于高光(500 μmol photons m?2 s?1)一周,模擬從富營養港口向開放水域的過渡。
2. 關鍵指標測量:
? 共生藻密度與分類(分子鑒定)
? 葉綠素含量(分光光度法)
? 蛋白質含量(比色法)
? 光合參數(氧通量呼吸儀 + PAM熒光儀)
3. 數據分析:比較低光(RLP)與高光(ELP)組的光合效率、能量分配及生理響應。
測量數據、來源及研究意義:
1. 共生藻密度與葉綠素(圖1)
? 數據:共生藻均為Cladocopium屬(Clade C),密度無顯著差異(RLP: 1.3×10? ±0.37×10? cells g?1 AFDW;ELP: 1.2×10? ±0.36×10? cells g?1 AFDW)。
? 意義:光照驟變未改變共生關系基礎,支撐生態穩定性。
? 葉綠素總量顯著降低(ELP組比RLP組低40%),單位細胞葉綠素(Ci)同步下降(圖1B-C)。
? 意義:體現光合色素快速調節能力——高光下減少吸光色素避免光抑制,低光下增加色素捕獲光能。
2. 蛋白質含量(圖2)

? 數據:ELP組有機質含量更高(33%±4% vs RLP 27%±3%),但蛋白質含量略低(0.11±0.03 vs 0.14±0.03 μg g?1 AFDW)。
? 意義:暗示能量分配策略變化,高光可能減少蛋白質合成以優化光合資源投入。
3. 光合性能(圖3-4, 表1)

? 氧通量:兩組P-I曲線相似,最大光合速率(Pmax≈120-125 μmol O? g?1 AFDW h?1)、飽和光強(Ek≈689-748 μmol photons m?2 s?1)無差異(圖3A,表1)。
? 快速光曲線(RLCs):相對電子傳遞速率(rETR)在1956 μmol photons m?2 s?1內未飽和,非光化學淬滅(NPQ)和光系統II量子產額(Y)響應一致(圖4)。
? 意義:光合機構對光強劇變具有強韌性——即使預適應低光,暴露高光后仍維持高效電子傳遞和碳固定能力。
4. 呼吸與能量平衡
? 數據:暗呼吸速率無差異(圖3B),P:R比(RLP=1.9, ELP=1.4)>1。
? 意義:自養代謝始終貢獻凈能量,支持宿主生長和入侵擴張。
結論:
1. 光合可塑性機制:通過調節葉綠素含量而非共生藻密度適應光強變化——低光增加色素捕獲光能,高光減少色素避免光損傷。
2. 生理韌性:光合參數(Pmax, α, Ek)和電子傳遞效率(rETR)在光強劇變下保持穩定,證明光合機構高魯棒性。
3. 入侵潛力:光合可塑性 + 廣溫耐受性 + 混養策略,使水母能快速殖民地中海從富營養港口到開放水域的多樣生境,尤其受益于氣候變暖。
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數據的研究意義:
該研究使用Unisense光纖氧電極(集成Presense OXY-4系統)監測密閉呼吸室的氧通量,核心價值包括:
1. 高精度代謝量化:
? 實時記錄分鐘級凈光合(Pn)與呼吸(R)速率,直接計算總光合(Pg = Pn + R
)和P:R比(圖3)。
? 揭示即使光強倍增(200→500 μmol photons),水母的碳固定效率不變(Pmax無差異),推翻"高光需代謝調整"假設。
2. 生態閾值解析:
? 精確測定補償光強(Ec≈196-238 μmol photons m?2 s?1),表明水母在典型港口低光(<100 μmol)下仍維持正碳平衡(Pg > R)。
? 結合PAM熒光數據(圖4),驗證光合效率無光抑制(1200 μmol未顯著抑制),定量支持其開放水域適應力。
3. 方法學優勢:
? 同步暗呼吸測量排除微生物干擾,確保宿主代謝數據純凈(背景呼吸校正)。
? 溫度控制(24±0.2°C)模擬夏季地中海,增強結論生態相關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