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monia-oxidizing archaea possess a wide range of cellular ammonia affinities

氨氧化古菌具有廣泛的細胞氨親和力

來源:The ISME Journal (2022) 16:272–283;

 

摘要核心內容

 

研究通過微呼吸測量法(microrespirometry) 揭示了氨氧化古菌(AOA)的氨親和力存在顯著差異:

 

親和力范圍:Km(app) for NH? 跨越三個數量級(0.002-31.5 μM),顛覆"所有AOA均為寡營養型"的傳統認知;

譜系特異性:Nitrosocosmicus屬(如'Ca. N. franklandus')親和力最低(Km(app)=12-16 μM),與氨氧化細菌(AOB)相當;

形態學關聯:細胞表面積/體積比(SA/V) 與氨親和力強相關(R2=0.88);

底物特異性:證實AOA與comammox細菌的氨單加氧酶底物為NH?(非NH??)。

 

研究目的

 

量化不同譜系AOA的氨氧化動力學參數(Km(app)和Vmax);

探究環境因子(溫度、pH)和細胞形態對動力學特性的影響;

驗證AOA和comammox細菌的酶底物是NH?還是NH??。

 

研究思路

 

菌株選擇:涵蓋4個AOA譜系(Nitrosopumilales, Nitrosotaleales, Nitrososphaerales, Nitrosocaldales)的12株代表菌,來源包括海洋、土壤、熱泉等生境。

動力學測定:

使用丹麥Unisense氧微電極(OX-MR) 監測呼吸耗氧率;

計算Km(app)和Vmax(基于Michaelis-Menten模型)。

環境因子調控:

溫度梯度(25-35℃)測試'Ca. N. oleophilus';

pH梯度(6.5-8.5)測試'Ca. N. oleophilus'和comammox菌N. inopinata。

形態學關聯:通過電鏡圖像計算細胞SA/V比(公式:球形SA/V=3/r;桿形SA/V=2(1/r + 1/h))。

 

關鍵數據及研究意義

1. 氨親和力譜系差異(圖2a)

 

數據來源:12株AOA的Km(app)(NH?)箱線圖(圖2a)。

核心發現:

高親和力組(Km(app)≤0.025 μM):Nitrosopumilales(如海洋菌N. maritimus);

低親和力組(Km(app)≥12 μM):Nitrosocosmicus屬(如土壤菌'Ca. N. franklandus')。

研究意義:推翻"AOA均適應寡營養環境"的范式,解釋Nitrosocosmicus在富營養土壤的競爭優勢。

 

2. 比底物親和力a°(圖2b,d)

 

數據來源:a°=Vmax/(Km(app)×細胞蛋白量)。

核心發現:

AOA的a°(NH?)普遍高于AOB(10-3000倍),但Nitrosocosmicus屬除外;

最高a°:N. maritimus(10? L g?1 h?1);最低a°:'Ca. N. franklandus'(103 L g?1 h?1)。

研究意義:建立底物競爭效率新指標,解釋AOA在貧營養環境的優勢。

 

3. pH對底物特異性驗證(圖4)

 

數據來源:pH 6.5→8.5時Km(app)變化。

核心發現:

總銨鹽Km(app)下降11倍,NH? Km(app)僅增3-4倍(圖4a,c);

符合NH?為酶底物的特征(與AOB一致)。

研究意義:統一AOA/AOB/comammox的酶學機制,指導模型構建。

 

4. 細胞形態關聯(圖5)

 

數據來源:SA/V比與log Km(app)的線性回歸(圖5a)。

核心發現:

高SA/V比(≥10 μm?1):N. maritimus(球徑0.5μm, SA/V=6)→高親和力;

低SA/V比(≤3 μm?1):'Ca. N. franklandus'(桿狀0.8×1.5μm, SA/V=2.4)→低親和力。

研究意義:首次建立AOM形態-功能關聯,為未培養微生物的動力學預測提供依據。

 

結論

 

親和力多樣性:AOA的氨親和力存在1000倍差異,Nitrosocosmicus屬親和力與AOB相當;

形態決定功能:細胞SA/V比是氨親和力的關鍵預測因子;

統一酶學機制:AOA/comammox與AOB共享NH?為AMO酶底物;

生態位重構:低親和力AOA可能在富銨環境中與AOB競爭共存。

 

丹麥Unisense電極的研究意義

技術原理

 

高靈敏度氧監測:500μm尖端Clark電極(OX-MR型)實時檢測nmol/L級溶解氧變化;

動態呼吸測量:通過底物注射(NH?Cl)觸發瞬時耗氧響應;

校準保障:雙點校準(無氧溶液 vs 空氣飽和培養基)。

 

關鍵數據作用

 

捕獲極端親和力:

成功測量0.002 μM NH?(N. maritimus)的Km(app),驗證超高親和力;

解析16 μM NH?('Ca. N. franklandus')的呼吸動力學,確立低親和力表型。

pH動態解析:

在pH 6.5-8.5范圍維持信號穩定性(圖4),證實Km(app)變化源于酶學特性而非電極漂移。

高溫適應性:

支持70℃熱泉AOA('Ca. N. yellowstonensis')測試,擴展古菌生理研究邊界。

 

方法學優勢

參數 Unisense微電極 傳統呼吸儀

樣品體積 ≤2 mL ≥10 mL

檢測限 0.1 μM O? 1 μM O?

時間分辨率 秒級響應 分鐘級

環境兼容性 寬pH/溫度范圍 有限

活細胞監測 非破壞性 需終止反應

行業價值

 

革新古菌生理研究:克服AOA難培養、生長慢的瓶頸,實現免擴增的直接活性量化;

推動環境模型精度:提供實地樣品的瞬時呼吸速率(如熱泉、酸性土壤),校正生態位預測;

標準化微生物動力學:為ISO等標準體系提供可靠工具,支撐廢水處理與土壤修復優化。

 

突破性貢獻:通過Unisense電極的高分辨率呼吸測量,首次在古菌領域建立形態-代謝-環境的定量關聯模型,為微生物資源挖掘提供方法論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