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Molybdate effectively controls sulphide production in a shrimp pond model
鉬酸鹽在蝦池模型中有效控制硫化物的生產
來源: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3 (2022) 111797
《環境研究》 第203卷,2022年,文章編號:111797
摘要
探討了在模擬蝦池底部系統中,使用鉬酸鈉、硝酸鈉和過碳酸鈉控制硫化物(尤其是H2S)生產的潛力。研究通過微電極測量沉積物深度剖面,發現50 mg/L鉬酸鈉顯著減少H2S產生,在沉積物-水界面處H2S降低73%,深層沉積物中降低47%,并抑制硫酸鹽還原過程;而硝酸鹽和過碳酸鈉處理僅有限降低水柱中H2S,對沉積物影響不顯著。這表明鉬酸鹽作為硫酸鹽還原細菌(SRB)抑制劑,比化學氧化劑或硝酸鹽更有效控制H2S生產。
研究目的
評估鉬酸鹽、硝酸鹽和過碳酸鈉在模擬蝦池環境中控制H2S生產的有效性,以減輕H2S對蝦類的毒性影響,并為蝦池管理提供基于機制的預防策略。
研究思路
包括三個實驗:1)測試不同濃度(10、25、50 mg/L)過碳酸鈉對H2S控制的效果;2)測試不同濃度(10、25、50 mg/L)鉬酸鈉對H2S抑制的機制;3)比較50 mg/L鉬酸鈉、硝酸鈉和過碳酸鈉的效能。實驗使用模擬蝦池系統(沉積物底層、人工海水覆蓋層和蝦飼料/糞便有機廢物輸入),在28°C下培養7天。通過丹麥Unisense微電極定期監測O2、H2S和pH深度剖面,終點分析硫酸鹽濃度;數據通過生物三重重復確保可靠性。
測量的數據及研究意義
使用丹麥Unisense微電極監測O2深度剖面。
研究意義:評估處理對氧化條件的影響,揭示過碳酸鈉處理下O2快速耗盡(約1小時內),表明其增氧效果短暫且不足以維持有氧環境,這解釋了H2S控制效果有限的原因。
使用丹麥Unisense微電極監測H2S深度剖面(來自圖2、圖3、圖4)。



研究意義:量化H2S生產時空動態,顯示鉬酸鹽處理顯著降低水柱和沉積物H2S濃度(如M-50處理在沉積物-水界面減少73%),而硝酸鹽和過碳酸鈉僅臨時減少水柱H2S;這些數據直接驗證鉬酸鹽的抑制機制優于其他處理。
使用丹麥Unisense微電極監測pH深度剖面(來自圖2、圖3、圖4)。研究意義:揭示酸堿變化對硫化物形態的影響(如過碳酸鈉和硝酸鹽處理pH升高可能改變H2S/HS-比例),并排除光合作用干擾(pH無CO2吸收特征),輔助解釋H2S濃度變化非單純化學氧化所致。
終點硫酸鹽濃度分析(來自表2)。

研究意義:通過硫酸鹽殘留量評估SRB活性抑制程度(鉬酸鹽處理SO4-S殘留高16±4%),結合H2S數據證實鉬酸鹽通過抑制硫酸鹽還原減少H2S生產,而非臨時氧化。
結論
鉬酸鹽處理(50 mg/L Na2MoO4·2H2O)顯著抑制H2S生產,沉積物-水界面H2S減少73%,深層沉積物減少47%,并提高硫酸鹽殘留量16±4%,表明其通過抑制SRB活性有效控制硫化物源頭。
硝酸鹽和過碳酸鈉處理僅臨時減少水柱H2S(最高37%),但未顯著降低沉積物H2S濃度;硝酸鹽通過氧化H2S(部分生成S0)和競爭電子受體作用,過碳酸鈉通過短暫增氧,但效果有限且依賴化學條件。
微電極數據證實鉬酸鹽作為預防策略(抑制SRB生長)優于硝酸鹽和過碳酸鈉的臨時氧化機制,推薦用于蝦池H2S控制實踐。
使用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數據的研究意義
使用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的O2、H2S和pH深度剖面數據具有高分辨率時空監測意義。這些微電極(tip sizes O2:50μm, H2S:100μm, pH:200μm)通過微操縱器以μm級步進測量沉積物剖面,提供實時、原位數據(如H2S剖面結合pH計算總硫化物濃度)。研究意義在于:1)精準定位H2S生產熱點(如沉積物1.5mm深度峰值),揭示處理效果的空間異質性(鉬酸鹽將H2S峰延遲至第5天并降低強度);2)量化動態變化(如H2S濃度從<9μM升至>500μM),直接關聯硫化物可用性與SRB活性;3)結合pH數據解釋硫形態轉化(總硫化物計算公式考慮溫度、鹽度和pH),區分化學氧化(pH升高)與生物抑制(pH不變);4)驗證機制(如鉬酸鹽處理H2S降低伴隨硫酸鹽殘留高,確認SRB抑制;硝酸鹽處理pH升高表明不完全氧化)。這些數據提供實證基礎優化蝦池管理策略,避免依賴實驗室批量分析的時間延遲和空間模糊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