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trification kinetics, N2O emission, and energy use in intermittently aerated hybrid reactor under 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 rates

不同有機負荷率下間歇曝氣混合反應器的硝化動力學、N2O 排放和能量使用

來源: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(2023) 20:10061–10074

 

1. 摘要概述

 

論文探究了間歇曝氣策略對混合生物膜-活性污泥系統(IFAS-MBSBBR)中硝化過程、能耗及N?O排放的影響,核心發現包括:

 

硝化路徑分工:活性污泥主導氨氧化(最高AOR=8.061 mgN-NH??/gVSS·h),生物膜主導亞硝酸鹽氧化(最高NitOR=21.446 mgN-NO??/gVSS·h)(表4)。

 

 

負荷影響:有機負荷降低(536→402 gCOD/m3·d)對氨氧化菌(AOB)活性影響顯著(AOR-SB降幅33%),對亞硝酸鹽氧化菌(NOB)影響較?。ū?)。

能耗悖論:縮短曝氣時間(30→20 min)未降低能耗,反增16%(因曝氣泵頻繁啟停)(圖2)。

 

 

N?O排放:較長曝氣子階段(30 min)使N?O排放降低18.1%(排放系數0.896% vs. 1.091%)。

 

2. 研究目的

 

硝化路徑解析:明確活性污泥與生物膜在氨氧化(AOR)和亞硝酸鹽氧化(NitOR)中的分工。

運行策略優化:評估間歇曝氣時長(R=非曝氣/曝氣時間比)及有機負荷(L<sub>COD</sub>)對處理效能、能耗及N?O排放的影響。

溫室氣體控制:量化N?O排放與曝氣策略的關聯,提出減排方案。

 

3. 研究思路

 

采用 “連續運行-批量測試-多參數監測” 策略:

 

連續運行:設計4組IFAS-MBSBBR實驗(表2),變量包括曝氣時長(30/20 min)和有機負荷(536/402 gCOD/m3·d)。

 

批量測試:

AUR/NitUR實驗:測定活性污泥(SB)、生物膜(B)及混合系統(H)的AOR/NitOR(表4)。

溶解氧調控:對比1.0/1.5 mgO?/L及飽和DO下的活性差異。

在線監測:

N?O排放:Unisense微傳感器實時監測(后詳)。

能耗計算:基于曝氣泵運行時長(式5-6)。

 

 

 

4. 測量數據及研究意義

(1) 處理效能(表3)

 

 

數據:COD去除率穩定(96.52±0.83%),氨氮去除率89.31±4.34%(無統計學差異,p>0.620)。

意義:證實IFAS-MBSBBR在變工況下的穩定性,但氨氮出水濃度受曝氣策略影響顯著(S.I: 0.55 mg/L vs. S.II: 0.82 mg/L, p<0.001)。

 

(2) 生物活性分工(表4)

 

數據:

AOR<sub>SB</sub> > AOR<sub>B</sub>(S.II: 3.856 vs. 6.993 mgN-NH??/gVSS·h)。

NitOR<sub>B</sub> > NitOR<sub>SB</sub>(S.II: 21.446 vs. 3.503 mgN-NO??/gVSS·h)。

意義:揭示功能菌空間分異——活性污泥富集AOB(如Rhodobacter),生物膜富集NOB(如Nitrospira)。

 

(3) 能耗分析(圖2)

 

數據:曝氣縮短至20 min(S.II/S.IV)反增能耗16%(E<sub>O</sub>=0.35→0.41 €/kg污染物)。

意義:曝氣泵頻繁啟停(DO設定1.5 mg/L)抵消時長縮減效益,指導優化控制策略。

 

(4) 抑制因子(表6)

(5) 

 

數據:游離氨(FA=0.349–0.474 mg/L)抑制NOB(AUR-SB亞硝酸積累率高達49.83%)。

意義:FA濃度接近NOB抑制閾值(0.1–1 mg/L),需優化pH/負荷避免硝化受阻。

 

5. Unisense電極數據的核心研究意義

 

通過 N?O-R微傳感器(Unisense, Denmark) 實時監測溶解態N?O,關鍵發現如下:

(1) 曝氣策略對N?O排放的影響

 

數據:R=1/3(曝氣30 min)時排放系數0.896%,R=1/2(曝氣20 min)時升至1.091%(表7)。

 

意義:驗證延長曝氣子階段可降低18.1%排放,因充分硝化減少中間產物積累。

 

(2) 排放機制診斷

 

數據:N?O峰值出現在曝氣重啟階段(類似“aeration on”效應)。

意義:支持間歇曝氣中N?O主要源于AOB不完全氧化(NH?OH→N?O),非反硝化副產物。

 

(3) 環境成本量化

 

數據:R=1/2時N?O日排放成本增加32%(51.53→67.60 PLN/d)。

意義:為碳稅政策提供依據(波蘭N?O稅率94.36 PLN/kg),推動低碳工藝選擇。

 

總結Unisense價值:

 

過程解析:直接關聯曝氣策略與N?O生成動力學。

決策支撐:量化延長曝氣(30 min)的環保經濟雙收益。

 

6. 結論

 

功能菌分異:活性污泥主導氨氧化,生物膜主導亞硝酸鹽氧化,協同保障高效硝化。

負荷敏感度:AOB比NOB更易受有機負荷降低沖擊(AOR-SB降幅33%)。

能耗悖論:曝氣時長縮短至20 min增能耗16%(因DO控制致泵頻繁啟停)。

N?O減排:30 min曝氣子階段通過減少中間產物積累降低排放18.1%。

Unisense貢獻:實時監測驗證曝氣策略對N?O的調控機制,支撐工藝優化。

 

圖標索引:

 

工況設計:表2(四組運行參數)

處理效能:表3(出水水質)

生物活性:表4(AOR/NitOR)

能耗分析:圖2(單位能耗對比)

抑制因子:表6(FA/FNA濃度)

N?O排放:表7(排放系數對比文獻)

 

優化建議:維持30 min曝氣子階段(R=1/3),平衡處理效率、能耗及N?O減排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