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tinct voltage signals of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sensors in sensing various contaminants  

沉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傳感器在感知不同污染物時的獨特電壓信號  

來源:Electroanalysis, Volume 36, 2024, Article Number e202300394,

《電分析》期刊2024年第36卷,文章編號e202300394  

 

摘要內容:  

該研究探究了沉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(SMFC)傳感器在感知不同類型污染物時的電壓響應特性。SMFC傳感器以陰極作為傳感元件,通過電壓信號在線原位監(jiān)測污染物。研究發(fā)現:氧化性重金屬(Cu2?、Cr??)和酸(HCl)引發(fā)電壓峰值;堿(NaOH)導致電壓下降;非氧化性重金屬(Ni2?、Zn2?)和鹽(NaCl)無顯著信號。X射線光電子能譜(XPS)證實Cu2?和Cr??在陰極表面被還原為單質Cu和Cr3?。土壤中產電菌群多樣性分析表明,污染物會改變表層土壤中產電菌的豐度,但中深層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穩(wěn)定性保障了傳感器持續(xù)運行。  

 

研究目的:  

闡明SMFC傳感器對不同類型污染物(重金屬、鹽、酸、堿)的傳感性能差異。  

 

揭示電壓信號產生的電化學機制及污染物在陰極的還原路徑。  

 

評估污染物對沉積物中產電菌群落結構和豐度的影響。  

 

研究思路:  

系統(tǒng)構建:在模擬濕地中建立SMFC傳感器(不銹鋼陽極+陰極),通過電阻(20 kΩ)連接并實時記錄電壓。  

 

污染物添加:向陰極上覆水添加五類污染物溶液(濃度梯度):  

 

氧化性重金屬:Cu2?(5-240 mg/L)、Cr??(5-240 mg/L)  

 

非氧化性重金屬:Ni2?(5-240 mg/L)、Zn2?(5-240 mg/L)  

 

鹽:NaCl(20-400 g/L)  

 

酸:HCl(pH 0.52-6.44)  

 

堿:NaOH(pH 7.52-13.63)  

信號分析:以電壓增量(ΔU = 峰值電壓 - 基線電壓)為指標,評估檢測限、線性范圍和靈敏度。  

 

機制驗證:通過XPS分析陰極表面元素價態(tài)(圖3),結合土壤理化性質(表1)和產電菌群落測序(圖4-5),闡明信號產生機制及生物穩(wěn)定性。  

 

 

 

 

測量的數據及研究意義

電壓響應數據:記錄添加污染物后的實時電壓變化(圖1)。意義:量化不同污染物的信號特征(峰/谷/無響應),確定檢測限(Cu2?/Cr??: 5 mg/L;HCl: pH 3.51;NaOH: pH 11.50)和線性范圍(圖2)。來源圖1、圖2。  

 

 

陰極表面元素價態(tài):XPS分析顯示Cu2?還原為Cu?(峰位932.4 eV),Cr??還原為Cr3?(峰位577.1 eV),而Ni2?/Zn2?未還原(圖3)。意義:證實氧化性重金屬通過陰極還原反應消耗電子引發(fā)電壓峰,解釋信號特異性機制。來源圖3。  

 

土壤污染物分布:表層土壤中可交換態(tài)重金屬濃度顯著高于中底層(Cu2?: 0.95 vs. 0.83-0.89 mg/kg;表1)。意義:說明污染物在表層富集但毒性被土壤緩沖作用削弱。來源表1。  

 

產電菌群落數據:  

 

豐度:Cu2?/Cr??/OH?顯著降低表層土壤產電菌豐度(16S rRNA基因拷貝數下降;圖4a)。  

 

多樣性:污染物使Simpson多樣性指數在表層顯著升高(圖5),優(yōu)勢菌群(芽孢桿菌、梭菌)被耐污菌(Anabaena等)替代(圖4b)。  

 

   意義:揭示微生物群落重組是傳感器抗干擾能力的生物學基礎。來源圖4、圖5。  

 

結論:  

信號特異性機制:  

 

氧化性重金屬(Cu2?/Cr??)在陰極發(fā)生還原反應(Cu2?→Cu?, Cr??→Cr3?),消耗電子產生電壓峰(ΔU與濃度線性相關;Cu2?靈敏度0.80 mV·L/mg)。  

 

酸(H?)加速陰極氧還原反應(4H?+O?+4e?→2H?O),產生電壓峰(ΔU與pH負相關,靈敏度-90.64 mV/pH)。  

 

堿(OH?)消耗H?阻礙氧還原,導致電壓驟降(ΔU與pH正相關,靈敏度-23.45 mV/pH)。  

 

非氧化性重金屬(Ni2?/Zn2?)無還原反應,不產生顯著信號。  

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性:污染物在表層土壤被固定(Cr??→Cr3?)或緩沖(pH變化衰減至深層),且產電菌群落多樣性提供"保險效應"(耐污菌替代敏感菌),保障傳感器長期運行。  

 

應用潛力:SMFC傳感器可特異性識別氧化性重金屬、酸、堿污染,尤其適用于堿性污染(唯一引發(fā)電壓下降的信號)。  

 

詳細解讀使用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出來的數據的研究意義:  

丹麥Unisense微電極系統(tǒng)(Microsensor Multimeter Version 2.01)用于測量污染物溶液的pH、電導率(EC)和氧化還原電位(ORP)。研究意義包括:  

關鍵參數關聯(lián):ORP數據直接關聯(lián)污染物氧化還原特性(如Cr??的ORP>1.0 V解釋其強氧化性),為圖3的陰極還原反應提供熱力學依據(E°(Cr??/Cr3?)=1.23 V)。  

 

溶液性質量化:  

 

pH測量精準控制酸/堿污染梯度(HCl: pH 0.52-6.44;NaOH: pH 7.52-13.63),解釋電壓信號對H?濃度的敏感性(圖2)。  

 

EC數據揭示NaCl溶液電導率與濃度正相關(20-400 g/L),但離子對效應導致高濃度時電導增益飽和,解釋圖1中NaCl電壓峰無濃度依賴性。  

原位監(jiān)測優(yōu)勢:Unisense電極無需取樣,實時捕捉溶液動態(tài)變化,避免傳統(tǒng)電極的取樣擾動,確保電壓信號(圖1)與環(huán)境參數(pH/EC/ORP)的時空同步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