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system driven by pure oxyge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 

純氧驅動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系統用于廢水處理  

來源:Bioresource Technology, Volume 393,130130

《生物資源技術》卷號393,文章編號130130

 

摘要內容  

該研究首次開發了純氧驅動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(PO-MABR),通過氣體滲透膜直接擴散低壓純氧至生物膜。實驗表明,PO-MABR在多種操作條件(溫度、碳氮比、氣壓、流量)下均優于傳統空氣曝氣MABR(A-MABR),實現了97% COD去除率和91% TN去除率。其優勢源于更厚的生物膜和獨特的微生物結構,且在低溫(10°C)和高/低強度廢水中均保持高效。  

 

研究目的  

驗證純氧替代空氣在MABR系統中的技術可行性  

 

優化PO-MABR在嚴苛條件(低溫、變C/N比、低壓)下的運行參數  

 

闡明純氧對生物膜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響機制  

 

研究思路  

系統構建:設計7組平行MABR反應器(1組空氣對照A-MABR,6組純氧PO-MABR)  

 

變量控制:調節溫度(10/25°C)、C/N比(2.5/5/12)、氣壓(0.02/0.05 MPa)、流量(0.02/0.05 L/h)  

 

性能評估:長期監測COD/TN/NH4-N去除率,分析生物膜厚度與微生物結構  

 

機制解析:通過溶解氧剖面、掃描電鏡和16S rRNA測序揭示純氧作用機制  

 

測量數據及研究意義  

COD/TN/NH4-N去除率(圖2a, 3a-c, 4a-c)  

 

 

 

數據:PO-MABR平均COD去除率95%(A-MABR僅83%),TN去除率79%(A-MABR僅65%)  

 

意義:證實純氧顯著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,為高排放標準(如中國一級A)提供技術支撐  

生物膜厚度與結構(圖5b)  

 

 

數據:PO-MABR生物膜厚度(~1.15mm)是A-MABR的1.5倍,SEM顯示致密分層結構  

 

意義:解釋純氧通過增強氧傳遞效率(OTE)促進生物膜生長,提升系統穩定性  

微生物群落(圖6)  

 

 

數據:PO-MABR中好氧菌(變形菌門51%)和硝化菌(硝化螺旋菌門10%)豐度更高  

 

意義:揭示純氧優化生物膜功能分層,強化同步硝化反硝化(SND)  

溶解氧(DO)剖面(圖2c)  

 

數據:PO-MABR生物膜表面DO達45 mg/L(A-MABR僅11 mg/L),氧滲透深度700μm  

 

意義:直接量化氧擴散梯度,關聯生物膜活性與污染物去除效率  

堵塞時間(圖5a)  

 

數據:PO-MABR堵塞時間94天(A-MABR為109天),低流量下延長至111天  

 

意義:為系統維護周期提供依據,反映生物膜生長動力學  

 

Unisense電極數據的核心意義  

使用丹麥Unisense Clark型氧微電極(檢出限0.3μm)測量生物膜內部DO梯度(圖2c),其研究價值在于:  

空間分辨率:精準量化生物膜不同深度的氧濃度,揭示純氧組表面DO(45 mg/L)遠高于空氣組(11 mg/L),證明純氧增強氧滲透能力  

 

機制關聯:DO梯度消失點(700μm)與生物膜厚度(1.15mm)關聯,證實厚生物膜內形成好氧/缺氧分層分區,促進SND  

 

技術優勢:相較傳統水體DO探頭,微電極可解析生物膜內部微環境,為優化膜表面氧傳遞提供直接證據  

 

結論  

性能優勢:PO-MABR的COD/TN去除率(97%/91%)全面優于A-MABR,歸因于純氧增強OTE和生物膜厚度  

 

參數優化:最佳條件為低壓純氧(0.02 MPa)、C/N=12、低溫適應性(10°C下COD去除88%)  

 

機制創新:純氧促進好氧菌富集(變形菌門51%),形成分層生物膜結構,強化SND  

 

經濟性:低壓運行(0.02 MPa)實現更高TN去除率(87%),降低能耗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