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
熱線:021-6611081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Contribution of holothuroids to the bioremediation and stimulation of the benthic microbial metabolism in aquaculture
海參類對水產養殖中生物修復及底棲微生物代謝的促進作用
來源: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, Volume 194, Article 115418, 2023
《海洋污染通報》第194卷,文章編號115418,2023年
摘要內容
本研究通過室內模擬實驗,探究海參(Holothuria poli)對水產養殖廢物的生物修復潛力及其對底棲微生物代謝的調控作用。實驗設置兩組處理(含海參與不含海參),持續30天監測沉積物環境參數(氧化還原電位Eh、硫化物H?S、葉綠素a、有機質含量)及微生物活性指標(細菌豐度、胞外酶活性、反硝化/硫酸鹽還原菌活性)。結果表明:
海參顯著降低沉積物有機質負荷(LOM降低40%),維持更高氧化還原電位(Eh平均高50 mV),抑制硫化物積累(H?S降低80%)。
海參通過生物擾動刺激微生物代謝:脂酶活性提升2倍,硫酸鹽還原菌(SRB)豐度增加,但蛋白酶活性和反硝化菌活性受抑制。
海參促進沉積物生態系統恢復,避免富營養化狀態,驗證其作為綜合多營養水產養殖(IMTA)系統生物修復工具的可行性。
研究目的
評估海參(Holothuria poli)對水產養殖沉積物中有機廢物的生物修復效率。
闡明海參活動對底棲微生物群落結構及代謝功能(如碳氮循環)的影響機制。
為水產養殖可持續管理提供低成本、快速監測微生物活性的方法(如API®ZYM酶活性檢測)。
研究思路
實驗設計:
設置8個沉積物系統(benthocosms),分為兩組:+h組(含海參)與-h組(無海參),每組4重復。
模擬養殖廢水:定期添加魚類糞便與飼料混合物(100 g初始添加,后續每2天加2 g)。
采樣時間點:D0、D3、D6、D12、D24、D30,分析沉積物環境參數與微生物指標。
分析方法:
環境參數:Unisense微剖面系統測量Eh和H?S(原位);葉綠素a(Chl a)和易分解有機質(LOM)實驗室測定(表1)。

微生物活性:流式細胞術測細菌豐度;API®ZYM測19種酶活性;BARTTM法測反硝化菌(DN)和硫酸鹽還原菌(SRB)活性(表2)。

統計方法:主成分分析(PCA)比較環境變量差異(圖1);主響應曲線(PRC)分析微生物功能變化(圖2)。


測量的數據及研究意義
環境參數(表1):
數據:+h組Eh始終高于-h組(如D30:198.6 mV vs. -46.6 mV),H?S濃度更低(D12:0.9 μM vs. 91.3 μM)。
意義:證實海參通過生物擾動改善沉積物氧化狀態,減少厭氧代謝產物積累,為微生物好氧代謝創造有利條件。
微生物酶活性(表2):
數據:+h組脂酶活性顯著升高(峰值較-h組高200%),蛋白酶活性降低;SRB在+h組更活躍(如D24檢測陽性),DN在-h組更顯著。
意義:海參活動改變有機質組成(增加脂類可利用性),促進硫酸鹽還原途徑,抑制反硝化作用,反映微生物代謝路徑的重定向。
微生物群落響應(圖2):
數據:PRC分析顯示SRB和脂酶是驅動+h組差異的主要變量(權重>0.8),酶多樣性在-h組更高。
意義:海參通過調控特定微生物功能群(如SRB)加速有機質礦化,提升系統生物修復效率。
結論
生物修復機制:海參通過攝食有機顆粒與生物擾動,降低沉積物有機負荷(LOM減少40%),維持氧化環境(Eh提升),減少硫化物毒性。
微生物代謝激活:海參刺激脂解酶活性和SRB代謝,加速有機質降解與硫循環,但抑制反硝化作用,可能影響氮去除效率。
應用價值:海參可作為IMTA系統的關鍵組分,通過“消耗有機物-刺激微生物”雙路徑提升養殖系統可持續性,且API®ZYM與BARTTM法適用于快速監測修復效果。
丹麥Unisense電極數據的詳細研究意義
Unisense微剖面系統(丹麥Unisense®公司)通過原位高分辨率測量沉積物氧化還原電位(Eh)和硫化物(H?S)濃度,提供以下關鍵研究意義:
揭示沉積物氧化狀態動態:
Eh數據直接反映沉積物氧化還原分層(圖1)。+h組Eh始終高于-h組(如D30:+198.6 mV vs. -46.6 mV),證明海參生物擾動促進氧氣向沉積物深層擴散,抑制厭氧微區形成。
意義:量化生物擾動對沉積物氧化的貢獻,為解釋微生物好氧代謝增強提供物理化學依據。
監測硫化物毒性風險:
H?S濃度在-h組顯著升高(如D12:91.3 μM),而+h組維持在低水平(<5 μM),表明海參活動有效抑制硫酸鹽還原菌的過度增殖,減少有毒H?S積累。
意義:H?S是養殖系統關鍵毒性指標,Unisense數據直接驗證海參對沉積物環境健康的改善作用。
支持微生物代謝關聯分析:
Eh與H?S的負相關性(r = -0.82, p<0.01)解釋SRB活性變化:高Eh(+h組)抑制H?S生成,但SRB仍活躍(表2),表明海參可能通過改變有機質性質(如脂類富集)而非僅氧化狀態調控SRB功能。
意義:凸顯生物擾動對微生物代謝的多路徑調控,超越傳統氧化還原框架的解釋。
方法學優勢:
毫米級垂直分辨率(如沉積物0-5 cm剖面)捕捉微生物生境的微尺度變化,優于破壞性采樣。
原位實時監測避免樣品擾動,數據更反映真實環境條件,為養殖系統管理提供高精度預警指標(如H?S >50 μM為高風險閾值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