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hancing the retention of phosphorus through bacterial oxidation of iron or sulfide in the eutrophic sediments of Lake Taihu  

通過細菌氧化鐵或硫化物增強富營養化太湖沉積物中磷的滯留  

來源: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Volume 791, 2021 , Article 148039  

《總體環境科學》第791卷,2021年,文章編號148039  

 

摘要內容

 

研究通過實驗室培養實驗(自然沉積物、滅菌沉積物、接種微生物沉積物),結合高分辨率透析(HR-Peeper)、薄膜梯度擴散(DGT)和微生物分析技術,探究微生物對太湖沉積物磷滯留的機制。核心發現:  

微生物對磷滯留的關鍵作用:滅菌顯著降低沉積物固磷能力(DGT-labile P在0-10mm層升高,圖1a-b),而接種微生物可部分恢復該能力。  

 

 

關鍵功能菌群:  

 

接種組中,硝酸鹽還原型鐵氧化菌(Acidovorax)通過氧化Fe(II)生成Fe(III)氧化物固磷(圖6)。  

 

 

自然組中,電活性硫氧化菌(Candidatus Electronema)通過長距離電子傳遞耦合硫氧化與氧還原,抑制硫化物對鐵磷的破壞(圖3, 圖6)。  

核心沉積層:0-10mm沉積層是微生物固磷的關鍵區域(圖1, 圖3)。  

 

 

研究目的

驗證微生物活動對沉積物磷滯留的增強作用。  

 

識別調控磷滯留的關鍵功能細菌及其作用機制。  

 

評估微生物接種對受損沉積物固磷功能的修復潛力。  

 

研究思路

實驗設計:  

 

自然組(Non-treated):原狀沉積物。  

 

滅菌組(Sterilized):121°C高壓滅菌。  

 

接種組(Inoculated):滅菌后接種原沉積物微生物。  

界面過程監測:  

 

DGT/HR-Peeper:獲取溶解態(HR-Peeper)和有效態(DGT)磷/鐵剖面(圖1)。  

 

AgI-DGT:二維硫化物分布成像(圖3)。  

 

Unisense微電極:測定沉積物-水界面(SWI)溶解氧(DO)和氧化還原電位(Eh)(圖2)。  

 

 

微生物分析:  

 

SEM觀察細菌豐度(圖4)。  

 

 

16S rRNA測序分析菌群結構(圖5-6)。  

 

 

FAPROTAX預測功能(圖7)。  

 

 

測量數據及研究意義

磷/鐵分布(圖1)  

 

數據:滅菌組0-10mm層DGT-labile P(2.23±0.08 mg/L)顯著高于自然組(0.34±0.05 mg/L),表明微生物缺失導致磷釋放增強。  

 

意義:直接證明微生物是沉積物固磷的關鍵因子。  

硫化物分布(圖3)  

 

數據:滅菌組0-10mm層DGT-硫通量(31.25 ng/cm2·s)高于自然組(17.96 ng/cm2·s)。  

 

意義:微生物通過硫氧化降低硫化物濃度,減少其對鐵磷的破壞。  

微生物群落(圖5-6)  

 

數據:自然組以Candidatus Electronema(SOB)為主(1.04%);接種組以Acidovorax(FeOB)為主(1.77%)。  

 

意義:揭示特定功能菌(FeOB/SOB)通過氧化作用間接固磷。  

 

結論

微生物固磷機制:  

 

FeOB(Acidovorax)在缺氧條件下氧化Fe(II)生成Fe(III)氧化物吸附磷。  

 

SOB(Candidatus Electronema)通過電化學硫氧化抑制硫化物生成,保護鐵磷結合(圖8)。  

 

修復潛力:接種微生物可部分恢復滅菌沉積物的固磷能力,為沉積物修復提供新思路。  

 

丹麥Unisense電極數據的詳細研究意義

 

研究中采用Unisense微電極系統(RD-100和OX-100)原位監測沉積物-水界面的Eh和DO(圖2):  

界面氧化狀態精準量化:  

 

數據顯示自然組和接種組Eh(+100至+200 mV)顯著高于滅菌組(-50至0 mV),DO滲透深度更深(自然組3.8mm vs 滅菌組2mm)。  

 

意義:高Eh/DO環境抑制Fe(III)還原和硫化物生成,為FeOB/SOB創造有利條件。  

微生物-氧化還原耦合證據:  

 

Eh/DO與微生物活性(CH4/CO2通量)正相關(圖4):自然組CO2通量(148.45 mg/m2·h) > 滅菌組(接近0)。  

 

意義:證實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,但功能菌(如SOB)通過電子傳遞維持局部氧化微區。  

空間分辨率優勢:  

 

微電極以亞毫米分辨率揭示DO在0-5mm層的陡降梯度(圖2a),與DGT-磷在0-10mm層的降低(圖1a)高度匹配。  

 

意義:鎖定0-10mm為微生物固磷關鍵層,因該層具備微氧-缺氧過渡帶的獨特氧化還原條件。  

 

核心價值:Unisense電極提供的Eh/DO高分辨率剖面,首次將微生物功能(FeOB/SOB)與界面氧化還原梯度在空間上直接關聯,為理解"微生物-地球化學"耦合機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位證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