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ero-Valent Iron-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 in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:Performance,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 

零價鐵強化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藝中的營養物去除:性能、微生物群落及潛在機制  

來源:Water 2024, 16, 3666

《水》期刊2024年第16卷,第3666篇  

 

摘要內容

 

摘要研究了零價鐵(ZVI)對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(SNDPR)工藝的強化作用。通過在厭氧/好氧/缺氧(An/O/A)序批式反應器(SBR)中添加ZVI(包括微米級mZVI和納米級nZVI),發現ZVI可顯著提升磷和總無機氮(TIN)的去除效率。其中磷的去除主要依賴ZVI原位氧化產生的鐵離子形成沉淀;TIN的去除則歸因于ZVI的化學反硝化作用(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和氮氣)。納米級nZVI對TIN的去除效果優于微米級mZVI。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,ZVI抑制聚磷菌(PAOs)活性(如Dechloromonas sp.豐度降低),但促進亞硝酸鹽氧化菌(如Nitrospira sp.豐度增加)。  

 

研究目的

 

探究ZVI對SNDPR工藝中氮磷去除性能的影響,闡明ZVI的強化機制及其對微生物群落結構的作用,為低碳源污水的高效處理提供新策略。  

 

研究思路

長期運行SBR系統:在An/O/A模式下操作SBR(257天),分階段添加不同劑量和粒徑的ZVI(mZVI和nZVI),調整碳氮比(C/N)以模擬實際污水條件。  

 

典型周期監測:分析典型運行周期內氮、磷、COD、DO、pH、ORP及溶解性NO的動態變化。  

 

微生物群落分析:通過高通量測序比較ZVI添加前后微生物群落結構變化。  

 

機制驗證:結合化學反硝化方程和鐵沉淀反應,解析ZVI強化營養物去除的化學與生物協同機制。  

 

測量數據及其研究意義

水質指標:  

 

數據來源:圖2(長期氮磷去除性能)、表2(不同階段去除率)、圖3-5(典型周期動態)。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測量內容:TIN、PO?3?-P、NH??-N、NO??-N、NO??-N、COD濃度;DO、pH、ORP值。  

 

研究意義:量化ZVI對營養物去除的即時和持續效果,明確最佳操作條件(如nZVI添加后PO?3?-P去除率從50.37%升至99.29%)。  

溶解性NO濃度:  

 

數據來源:圖3B、圖4(A2,B2,C2)、圖5B(丹麥Unisense電極在線監測)。  

測量內容:反硝化中間產物NO的實時濃度變化。  

 

研究意義:  

 

NO作為反硝化過程指示物:ZVI添加后厭氧段NO濃度升高(圖4),

表明ZVI可能通過化學作用(如Fe3?與氨反應)或影響微生物代謝途徑導致NO積累。  

 

評估工藝環境風險:NO是強溫室氣體N?O的前體物,其濃度變化提示ZVI可能增加N?O排放風險,需優化ZVI投加策略以減少二次污染。  

微生物群落數據:  

 

數據來源:圖6(屬水平群落結構)。  

 

 

 

測量內容:Dechloromonas sp.(PAOs)、Nitrospira sp.(NOBs)、Saccharimonadales sp.(發酵型反硝化聚糖菌)等相對豐度。  

 

研究意義:揭示ZVI抑制PAOs但促進NOBs和糖原積累菌(GAOs)的生態效應,解釋生物除磷衰減(如Dechloromonas sp.豐度降0.65%)與化學除磷主導的機制轉變。  

 

結論

性能提升:nZVI比mZVI更有效,添加后PO?3?-P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別達99.29%和76.75%(表2)。  

 

 

除磷機制:ZVI原位氧化生成Fe2?/Fe3?,通過化學沉淀(鐵磷酸鹽)直接除磷,導致生物除磷(PAOs活性)被抑制。  

 

脫氮機制:ZVI的化學反硝化還原硝酸鹽,nZVI因高比表面積在缺氧段反應更快。  

 

微生物影響:ZVI促進Nitrospira sp.(NOBs)和Saccharimonadales sp.豐度,但長期抑制PAOs(圖6)。  

 

潛在問題:ZVI添加增加厭氧段NO積累(圖4),可能推高N?O排放風險。  

 

丹麥Unisense電極測量數據的詳細意義

 

使用丹麥Unisense NO微電極監測的溶解性NO數據(圖3B、4、5B)具有以下研究意義:  

反硝化過程診斷:NO是反硝化中間產物,其濃度峰值出現于厭氧段初期(圖4),表明系統存在亞硝酸鹽積累驅動的異養反硝化,而ZVI添加進一步放大了該現象。  

 

ZVI的化學作用指示:停止ZVI投加后,殘留Fe3?可能與氨發生反應(圖5B中NO驟升),證明ZVI氧化產物持續影響氮轉化路徑。  

 

工藝優化依據:NO積累暗示反硝化過程受阻或存在電子傳遞競爭,需控制ZVI投加時機(如避開厭氧段)以減少N?O生成風險。  

 

微生物活性關聯:NO動態變化與微生物群落演變(如Denitratisoma sp.等反硝化菌豐度波動)結合,可解析ZVI對生物反硝化途徑的干擾機制。